老子道德经释本
发表时间:2006-8-23 23:36:33
老子道德经释本
老子道经
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
一章
道,可道,非常道;名,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始;有名,万物母。常无,欲观其妙;常有,欲观其徼*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*徼-音叫,边界。
道,可以讲,非寻常之道;名,可以命,非恒常之名。天地之始称为无,万物之母叫做有。常于“无”处探其微妙;常从“有”处察其疆域。此两者同出于道而异其名,都谓之玄,玄妙幽深,自然奥秘之门。
二章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*,成功不居。夫唯不居,是以不去。
*恃-音是,矜持。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是相对于丑;皆知善之为善,是相对于恶。同样:有与无相对而相生,难与易相对而相成,长与短相对而相形,高与下相对而相倾,音与声相对而相和,前与后相对而相随。因此,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事,以不言的方式施教。万物兴作而不言辞,万物生发而不据有,万物调理而不自恃,成功而不居功。因其不居功,所以不会消逝。
三章
不上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盗;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。圣人治: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,使知者不敢为,则无不治。
不崇尚贤能,使民不竞争;不以稀有之物为贵,使民不偷盗;不宠现美色,使民心不乱。圣人治民:虚怀其心,充实其腹,淡泊其志,强健其骨。常使民保持无知无欲,使心智机巧者不敢妄为,则无不治。
四章
道冲,而用之久不盈。深乎!万物宗。挫其锐,解其忿,和其光,同其尘。湛常存。吾不知谁子?象帝之先。
道虚而空,用之历久而不满盈。深幽!是万物之宗。挫其锐气,解其怨忿,和其光焰,混同于尘。清湛无形而常存。我不知其从何而生?好像在先帝之前便已存在。
五章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*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*蘥。虚而不屈,动而俞出。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*刍-音除,草。刍狗-草扎的狗,祭祀用,用后弃之。 *橐蘥-音驮月,风箱。
天地不仁,将万物当做刍狗;圣人不仁,将百姓当做刍狗。天地之间,犹如风箱。空虚而不可屈,鼓动而风愈出。言令多则气数穷,不如内敛自省。
六章
谷神*不死,是谓玄牝*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*谷神-谷为空,神为灵。 *牝-音聘,雌、阴。玄牝-玄妙之母。
空灵不死,就是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天根地根。天地之气绵长若存,用之不竭。
七章
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久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。
天长地久。天地之所以能长久,因其不为自身而生,所以能长久。因此圣人退身其后反而身先,置身度外反而身存。以其无私之心,反成其有私之利。
八章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,又不争。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人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上善如水。水善于便利万物,又不与之相争。处于众人厌恶之地,故接近于道。居住选善地,修心选善源,交往选善人,言辞选善信,从政选善治,做事选善能,行动选善时。因为不相争,便无过失。
九章
持而盈之,不若其以。揣*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成、名遂、身退,天之道。
*揣-音追,捶击。
聚敛盈满,不及其用。捶打锋锐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无法守住。富贵而骄,自招灾祸。功成、名就、淡然而退,是自然法则。
十章
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?专气致柔,能婴儿?涤除玄览,能无疵?爱人治国,能无为?天门*开阖*,能为雌?明白四达,能无知?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*天门-人体头顶的百会穴。据传炼气至深时,可自然开合。 *阖-音合,关闭。
让身心合抱为一,能无分离吗?聚气致柔,能为婴儿吗?排除杂念观览玄境,能无瑕疵吗?爱民治国,能清静无为吗?天门开合,能安顺如雌吗?明白四达,能无知无觉吗?生气畜气,气生而不有,气行而不恃,气长而不宰,是入道的法门。
十一章
三十辐共一毂*,当其无有,车之用。埏*埴以为器,当其无有,器之用。凿户牖*以为室,当其无有,室之用。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*毂-音古,古车轮中心圆木。 *埏埴-音山直,和泥制陶器。 *牖-音有,窗户。
三十根轮辐共一个轮毂,轴孔为空,车轮才能转动。捏粘土为器,器中为空,才能盛物。凿门窗为室,室中为空,才能住人。有提供便利,无发挥作用。
十二章
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*;驰骋田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。故去彼取此。
*口爽-胃口伤败。
缤纷色彩令人眼花;嘈杂乐音使人耳聋;美味佳肴让人倒胃;驰骋围猎,令人心发狂;稀有之物,令人行为失常。所以圣人重内观不求外视。故去外取内。
十三章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?辱为下。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,为我有身。及我无身,吾有何患!故贵身于天下,若可托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者,若可寄天下。
宠辱若惊,畏祸如命。什么叫宠辱(若惊)?(宠为上,)辱为下。得到也惊,失去也惊,这就是宠辱若惊。什么叫畏祸如命?我所以有祸,因为我有私身。我若无私身,我有什么祸!因此贵天下同于自身者,也许可以托付天下;爱天下同于自身者,也许可以寄托天下。
十四章
视之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抟*之不得,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*,故混而为一*。其上不曒*,在下不昧*。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忽恍。迎不见其首,随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语今之有。以知古始,是谓道已*。
*抟-音团,博。 *诘-音杰,追问。 *曒-音绞,明。 *昧-音妹,暗。*已-纪,开端。
看它不见,叫夷;听它不到,叫希;摸它不着,叫微。这三者无法追究,所以混为一体(有人将此物解作“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”,可参考)。其上不明,其下不暗。连绵不断不可名状,回归于无物状态。这种无形之状,无物之象,就是“忽恍”。迎面看不见其首,随后看不见其尾。用古代自然法则,验证今天的世间万物。知道古之起始,是道的开端。
十五章
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豫若冬涉川,犹若畏四邻,俨若客,涣若冰将释,敦若朴,混若浊,旷若谷。熟能浊以静之?徐清。安以动之?徐生。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能弊*复成。
*弊-敝,破旧。
古代修道高人,微妙玄通,高深莫测。因其莫测,只能勉强形容:谨慎小心像冬涉冰川,犹犹豫豫似畏惧四邻,庄重像宾客,涣散似冰将消融,敦厚像朴木,混沌如浊水,旷达似深谷。谁能浊中取静?徐徐澄清。安中求动?徐徐而生。保持这种状态的人,不求圆满。
惟其不求圆满,能够敝而成新。
十六章
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夫物云云,各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,复命曰常*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忘作,凶。知常容,容能公,公能王*,王能天,天能道,道能久,没身不殆。
*王-各本参照,应为“全”字之误。 *常-指自然规律。
使心境虚寂到极致,守持宁静(进入道境)。万物生生灭灭,我观察其循环往复。世间万物,都各归其根。归根称入静,入静叫复命,复命为常,知常则明。不懂自然规律,轻举妄动,凶险。知常能包容,包容能公道,公道能周全,周全能顺天,顺天能悟道,悟道能长久,终身无危险。
十七章
太上,下*知有之;其次,亲之豫之;其次,畏之侮之。信不足,有不信!由其贵言。成功事遂,百姓谓我自然。
*下-各本作“不”。
最好的君王,民不知有他;差一些的,亲近他爱戴他;再差的,畏惧他轻侮他。诚信不足,便有不信!由于(君王)贵其言,功成事遂时,百姓说这是我自然结果。
十八章
大道癈,有人*义。智惠出,有大伪。六*亲不和,有孝慈。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*人义-与各本参照应为“仁义”。 *六亲-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。
道德沦丧,产生仁义。智慧出现,伪诈横行。家庭不和,倡导孝慈。国家昏乱,彰显忠臣。
十九章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民*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
此三者,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
*民-与各本参照应为“仁”字。
绝弃“圣智”,对民有利百倍;绝弃“仁义”,使民回复孝慈;绝弃“巧利”,让盗贼消踪匿迹。此三绝,仅靠文令还不足,故令其有所归属:保持纯朴本色,少私念寡贪欲。
二十章
绝学无忧*。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何若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忙*兮其未央!众人熙熙,若享太牢,若春登台。我魄未兆,若婴儿未孩。乘乘*无所归!众人皆有余,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,纯纯。俗人昭昭,我独若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淡若海,漂无所止。众人皆有已,我独顽似鄙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*绝学无忧-各本为上章末句。 *忙-茫,荒借字。 *乘-音剩,史书。
绝弃学问无忧患。听从与阿谀,相差多少?美善与丑恶,有多少区别?人所怕的,不可不怕。人心荒荒无尽头!众人追名逐利,如享用盛筵,似春游登台。我无动于衷,像未会笑的婴儿。乘史遨游无归处!众人都有富余,唯独我似被人遗弃。我的愚人之心,纯洁质朴。俗人都清醒,唯独我糊涂。俗人都精明,唯独我蒙昧。恬淡如海,漂泊无止。众人都有作为,唯独我顽愚似粗鄙。我偏与众不同,而贵天地之气。
二十一章
孔得*之容,唯道是从。道之为物,唯恍唯忽。忽恍中有象,恍忽中有物。真冥中有精,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然?以此。
*得-德。
大德的法则,以道为准绳。道作为物,只能用“恍惚”来形容。惚恍中有影象,恍惚中有形物。幽暗中有精华,其精华十分真切,其中蕴含着客观真理。从古到今,其作用一直存在,以汇聚万物之起始。我怎么知道万物起始的形态?以此。
二十二章
曲则全,枉则正;洼则盈,弊*则新;少则得,多则或*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古之所谓「曲则全」,岂虚语?故成全而归之。
*弊-敝,破旧。 *或-惑。
曲则成全,弯则矫正;洼则盈满,敝则出新;少则获得,多则迷惑。所以圣人以守道为天下范式。不固执己见,能明达;不自以为是,能彰显;不自吹自擂,能有功;不妄自尊大,能长久。由于不与人相争,所以天下无人能与其相争。古人所说的“曲则全”,岂是空话?的确能得到成全的结果。
二十三章
希*言自然。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熟*为此?天地。天地上*不能久,而况于人?故从事而道者,道德*之;同于德者,德德之;同于失者,道失之。信不足,有不信。
*希-稀,寂静无声。 *熟-孰。 *上-尚。 *德-得。
大自然无言。旋风不能刮一早朝,暴雨不能下一整日。谁如此?天地。天地都不能持久,何况于人?所以从事于道者,可以得道;与德为伍者,可以明德;迷失本性者,与道无缘。诚信不足,便有不信。
二十四章
企者不久,跨者不行,自见不明,自是不彰,自伐无功,自矜不长。其在道,曰余食赘行,物或有恶之,故有道不处。
踮着脚立不久,跨着步不能行,固执己见者不明,自以为是者不彰,自吹自擂者无功,妄自尊大者不久。于道而言,叫残羹赘肉,令人厌恶之物,非有道者所为。
二十五章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漠!独立不改,周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返。道大,天大,地大,王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处一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有物混然而成,先于天地而生。空寂无声!独立而永恒,循环不息,可以为天下之母。我不知其名,勉强称之为道,勉强取名为大。大而远逝,逝致辽远,远极而返回本源。道大,天大,地大,王大。环宇中有四大,王居其一。人效法地,地效法天,天效法道,道效法自然。
二十六章
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是以君子终日行,不离辎重,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。如何万乘之主,以身轻天下?轻则失臣*,躁则失君。
*臣-与各本参照应为“根”字。
重为轻之根,静为躁之君。于是君子终日修行,不离本性,虽有荣观幻景,不喜不惊。为何大国之君主,重自身而轻天下?轻则失其根本,躁则失其主宰。
二十七章
善行,无辙迹;善言,无瘕谪;善计,不用筹策*;善闭,无关键不可开;善结,无绳约不可解。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而无弃人;常善救物,而无弃物。是谓袭明。善人,不善人之师;不善人,善人之资。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知大迷,此谓要妙。
*筹策-古代计算用具。
善于行路,不留痕迹;善于言辞,无可挑剔;善于计算,不用算具;善于关闭,无栓梢而打不开;善于捆扎,无绳索而解不脱。因此圣人常善于救人,而无弃人;常善于救物,而无弃物。这就是承袭明德。善人,是不善人的老师;不善人,是善人的资本。不贵其老师,不爱其资本,大智若愚,是领会的要点。
二十八章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蹊*。为天下蹊,常德*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常得*不忒*,复归于无极。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为天下谷,常得乃足,复归于朴。朴散为器,圣人用为官长。是以大制无割。
*蹊-音希,小路。有作溪、奚,奚-奴隶。 *得-德。 *忒-音特,差错。
知其雄健,守其雌弱,做天下蹊径。成为天下蹊径,常德便不离失,复归于人生之初的婴儿状态。知其清白,守其污黑,做天下范式。(成为天下范式,)常德便无差错,复归于天地未生的无极状态。知其荣耀,守其耻辱,做天下川谷。成为天下川谷,常德得以充足,复归于未经雕琢的质朴状态。朴木剖散制成器,用圣人之道成为官长。所以大制作无割弃。
二十九章
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夫物或行或随,或嘘或吹,或强或羸*,或接或隳*。是以圣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*羸-音雷,衰弱。 *隳-音灰,毁坏。
将欲夺取天下而妄为,我看他不能得逞。天下乃神圣之器,不可妄为。妄为者必败,占有者必失。事物或前行或后随,或轻嘘或猛吹,或强健或衰微,或承接或弃毁。所以圣人去除过份,去除奢华,去除骄纵。
三十章
以道作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:师之所处,荆棘生。故善者果而已,不以取强。果而勿骄,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不得以,是果而勿强。物牡*则老,谓之非道,非道早已。
*牡-“壮”字之误。
有道之君,不以武力逞强于天下,那样做反遭报应:大军屯扎之处,荆棘丛生。所以善战者达成战果而已,不采取强横的姿态。果而不傲慢,果而不自负,果而不自夸,果而出于不得已,这就是果而不强横。物强壮则衰老,叫做非道,非道早亡。
三十一章
夫佳*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不处。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惔*为上,故不美,若美之,是乐杀人。夫乐杀者,不可得意于天下。故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是以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。杀人众多,以悲哀泣之;战胜,以哀礼处之。
*佳-“隹”字之误,隹-音维,同惟。 *惔-音淡,淡泊。
兵器,是不祥之器,人所厌恶之物,所以有道者不用。君子平时贵左,打仗时贵右。武器是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才使用,以恬淡之心为上,不要以此为美,如果以此为美,就是以杀人为乐。凡以杀人为乐者,不可能得天下人心。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因此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。杀人众多,以悲哀之心对待;战胜之后,要向亡灵致哀。
三十二章
道常无名。朴虽小,天下不敢臣。王侯若能守,万物将自宾。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人莫之令而自均。始制有名。名亦既有,天*将知止。
知止不殆。譬道在天下,犹川谷与江海。
*天-有谓“夫”字之误。
道恒常而无名。其质虽小,天下不敢役使。王侯若能守持道,万物将自动宾服。天与地相合,降下甘露,人没有施令而自然均匀。天地初始创制物名。物名尽有,天将知止。
知止便无危险。比喻道在天下的地位,犹如川谷汇于江海。
三十三章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,强行有志。
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
了解别人者智慧,了解自己者明达。战胜别人者有力,战胜自我者强大。知足者富有,勉力而为者有志。
不失其所有者持久,死而不消亡者长寿。
三十四章
大道汜*,其可左右。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,成功不名有。爱养万物不为主,可名于大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*汜-音寺,决出又流入主干之水。有作“泛”,泛滥。
大道如决堤之水,可左可右。万物赖其为生而不言辞,成功而不称功。惜养万物而不为主宰,可称为大。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,反而能成为大。
三十五章
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太。乐与饵,过客止。道出言,淡无味,视不足见,听不足闻,用不可既。
执住道的形象,天下归往。归往而不妨害,安宁太平。声色与美食,能使过客止步。道说出口,淡而无味,视不足以见,听不足以闻,用则不可尽。
三十六章
将欲翕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癈之,必固兴之;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是谓微明。柔胜刚,弱胜强。鱼不可脱于渊,国有利器,不可示人。
*翕-音吸,收拢。
将要收拢,必先扩张;将要削弱,必先加强;将要废弃,必先兴盛;将要夺取,必先给予。这是隐其明意。柔可胜刚,弱可胜强。鱼不可脱离水,国家武力,不可炫耀。
三十七章
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亦将不欲。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正。
道恒常无为而无所不为。侯王若能守持,万物将自然演化。演化而欲兴作,我将以原始质朴使其镇定。原始质朴,也将不欲。不欲则清静,天下将自然平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