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就爱了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9367|回复: 3

《人身攻击的谬误》与《不要人身攻击》——转自维基百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6-2 18:56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
人身攻击的谬误
原文链接:人身攻击的谬误—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人身攻击的谬误,通常简称作人身攻击,是指在讨论时针对或提出对方的人格、动机、态度、地位、阶级或处境等,而进行攻击或评论,并以此当作提出了理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或去支持自己的论点,此乃犯了人身攻击谬误。此即所谓“对人不对事”或“因人废言”。
哲学家李地命认为:“其实只要没有将品格批判当做驳论的理据,那批判就没有犯人身攻击的谬误。否则的话,父母责骂子女,法庭判辞批评罪犯的操行,便全都犯上人身攻击的谬误了。”[1]


目录
    1 形式
       1.1 经验主观
       1.2 身份主观
       1.3 对比主观
 1.4 连结主观
2 注释




形式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经验主观
  • “你没有加入我们这行,怎么可以对我们就说三道四!”
  • “你又不是XXXX爱好者,也不了解我们的乐趣,再说我们的兴趣又没违法也不是作奸犯科,你有什么资格批评!”



身份主观
  • “你是石油公司的员工,为了利益,你当然会质疑全球暖化!”
  • “你干嘛讨论政治?你又未成年。”


对比主观
  • “你自己也偷了东西,所以没资格骂别人偷东西。”
  • “很多人在偷东西,你为什么只抓我?”
  • “你自己也有下载低调,凭什么去检举低调?”


连结主观
  • “你说巴勒斯坦应该独立。可是盖达组织也这么说,因此你是盖达组织的人。”
  • “资方都说不要组织工会,你也说,所以你是资方派来的人。”
一种相似的战术也用于鼓励某人放弃观点,或者迫使他们承认和群体的关连:
  • 比如:“你说巴勒斯坦应该独立。我相信这错的:因为盖达组织也这么说,你该不会是喜欢盖达组织的人吧?”
牵连假设状况直接与人身攻击结合:
  • 比如:“你说巴勒斯坦应该独立。可是盖达组织也这么说,因此你是盖达组织的人。盖达组织想说什么大家都知道,而且说的都错。因此你是错的。”
简单来说,人身攻击必须具备主体、客体、攻击行为、实质损害发生,缺一不可,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攻击的人对受攻击的人做出攻击行为,这个行为 必须有实质损害的发生,无法证明完成此行为并产生实质损害,是无法讨论人身攻击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注释[size=85%]
  • ^ 戎子由、梁沛霖合编,《李地命的思考艺术》,香港:暗报出版社,1991年1月初版、1998年7月终定本。215页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[ 本帖最后由 Stitch 于 2010-6-2 19:26 编辑 ]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2 18:57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 
不要人身攻击
原文链接:不要人身攻击—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
目录
    1 请不要攻击他人
    2 后果
    3 有分歧的时候
    4 要讲道理
    5 例子
    6 如何避免人身攻击
    7 补充
 7.1 “落井下石”是错误的
    8 社群的精神
9 参见


请不要攻击他人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不要在维基百科的任何地方进行人身攻击 对条目的内容发表意见,而不是对条目的编辑者;换句话说,请对事不对人。人身攻击会破坏这个社群,并且威慑其他用户。没人喜欢被辱骂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后果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很多维基人都会删除可以看到的人身攻击内容,尽管这不是一项维基百科的政策,但是确实是处理人身攻击非常恰当的方法。如果某个用户多次对其他人进行攻击,那么就会被禁止。特别是具辱骂性的编辑动作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有分歧的时候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记住,对于每个在互联网上的人来说,在讨论页中争吵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。所有不理智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反映,而且也会让非维基百科用户当成维基百科的反映。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争论的时候要保持冷静,冷静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要讲道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不同的编辑者可能并不同意一个条目的观点。处于反对阵营的用户想要发表他们的观点很合理。将这些观点综合到一篇文章中就可以为大家建立一篇更中立的观点(NPOV)的文章。因为我们都是维基百科人,所以请不要忘了接受这一点:我们都是同一个社群的成员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例子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典型的人身攻击例子,包括但不限于:


  • 对其他人的不尊重、辱骂
  • 对他人的否定,比如“我比你强”类型的评论:“你这人一文不值。”
  • 对宗教信仰、社会环境、或雇主等进行侮辱,如“你用贱体中文”。实施侮辱者会被封,封禁时应注明理由。
  • 性别、性倾向、种族、疾病、宗教和绰号性质的歧视。尤其是宗教,绝不允许对某种宗教信仰的不礼貌评论。
  • 对用户进行法律威胁
  • 对别人进行恐吓,尤其是死亡威胁
  • 关于政治身份的攻击,比如把某人称作一名饭咚派公妃
  • 对于用户会导致政府、雇主或其它人在政治、宗教上的威胁或行为。这类违规可能会在被任何管理员发现后,被阻挡一段时间。处理此类行为的管理员应该保密地通知仲裁委员会(Arbitration Committee)成员及吉米·威尔士并说明其管理行为及原因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如何避免人身攻击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您可以尝试:

  • 讨论条目内容,而不是别人的观点。这不是说你同意某人的意见,通俗说来就是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,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。”
  • 从不草率地否决别人的观点
  • 如果要论战或给予负面讯息的时候,尽量使用电邮(例:Special:电邮用户/用户名),而不是对话页。
  • 参阅争论的解决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补充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如果有使用者对您人身攻击,您应该请攻击者停止人身攻击的行为并且注意这项规定。如果攻击者继续向您人身攻击,请依状况使用争论的解决程序。您也应该考虑特别清除每个‘指导路线’(guildline)上面的‘清理删除’(clear-cut)型态的人身攻击。不过,您应该注意不要太粗略的定义‘人身攻击’或是时常做出人身攻击。以下是其中一个事实: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移除人身攻击的指导路线(和关于常态)的行为是备受争论的。这种行为时常被‘罪人’利用,但这种行为是不被大众接受且可耻的。 它应该一直被严密的解释和稀少被使用。
--仲裁委员会案例“AI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如果您发现自己频繁使用这种行为,您应该思考‘人身攻击对您的定义’当在疑义时,请解决争端过程。
在例外情况下,攻击者也许会被禁止访问,虽然实践这种方式是几乎总有争议的。


“落井下石”是错误的

注:
一些维基用户或会因过往一些愚笨或粗野的行为而变得不受欢迎。这类用户或已被禁止编辑维基百科。认为不妨对这类用户“落井下石”作人身攻击是错误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社群的精神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如果你把自己当作维基百科的一份子,请牢记我们的社群是大家建立和维护的,所有人身攻击的行为都是和社群精神相违背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参见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Wikipedia: 圆桌会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[ 本帖最后由 Stitch 于 2010-6-2 19:27 编辑 ]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2 19:29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别字处理了可能敏感的词,以紫色标示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2 20:24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要灌多少水才能升级呢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平龙认个人分站 - 爱就爱了 ( 豫ICP备14029057号-2、4、5 )
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156号

GMT+8, 2024-11-21 20:41 , Processed in 0.057439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