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就爱了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0917|回复: 0

科学超人是如何被“神棍化”的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2-28 23:52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作者 曹天元

托一部央视纪录片的福,原本在中国寂寂无名的特斯拉突然变成了许多人崇拜的“大神”和“教主”,他不但被神化,更被“神棍化”了。

《被埋没的天才:科学超人尼古拉·特斯拉》 [美]玛格丽特·切尼著 陈璐译

重庆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一版 259页

  随着这两年尼古拉·特斯拉(Nikola Tesla)在国内突然走红,无论网络还是纸媒,正越来越多地出现这位发明家的名字。去年,甚至连青春文学杂志《独唱团》里,居然也刊登了一篇关于其生平事迹的问答。

  然而,特斯拉到底是谁,其科学贡献究竟如何?这却是一个极有趣的问题。若有人在三年前问起,我大概会说,在国内,这是最被低估的科技界人物之一,应该更多地宣传他的事迹。但谁能料到,仅仅三年之后,特斯拉竟已咸鱼翻身,风头可谓一时无两。如今,至少在网络上,对其的评价早已是矫枉过正。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,不用多久,这位出生于塞尔维亚的发明家便要从“国内最被低估”变成“国内最被高估”的科学形象了,而且大概“没有之一”。这不免叫人有些哭笑不得。


  当然,必须承认,即使在今天,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,特斯拉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。比起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爱迪生,特斯拉作为那个时代的另一位伟大发明家,其名气显然还是要远远逊于前者。很少有人知道,两人之间曾经进行过一场“电流大战”,而最终特斯拉的交流电战胜了爱迪生的直流电,成了如今电力供应的主流方式。除此之外,特斯拉还在无线电、X射线、遥控机械等领域都有过不小的成就,是电气工程历史上一位堪称伟大的人物。为了表彰特斯拉在电磁领域的成就,1960年,国际计量大会宣布把他的名字作为磁感应强度的基本单位(T)。

  但另一方面,关于特斯拉的种种神奇故事也开始流传得越来越广,越来越玄。由于这位发明家的生平极富传奇,而他的一些设想确实天马行空,又笼罩着许多神秘的色彩,再加上各种媒体和一些传记作者的胡乱吹嘘,种种因素合在一起,便使得特斯拉成了各种科幻小说、传奇漫画、悬疑电影最喜爱的题材。1995年,一位英国作家在其小说《致命魔术》中提到了特斯拉,描写其发明的机器能把一位魔术师复制成两个人,从而完成“瞬移”的魔术。2006年,大导演克里斯托弗·诺兰将其翻拍为同名电影,上映后取得了很高的评价,至今仍排在IMDB网站上的前一百位之中。

  这些“神话”若仅仅是娱乐起见,其实也无伤大雅。但不可避免的是,随着特斯拉名气的提升,各种现代巫师、阴谋论者、伪科学家、外星人爱好者、东方神秘主义大师、特异功能分子等也都随之纷纷而来,人人都想将特斯拉作为宣传工具,这就使得其本来面目被搅得更加乱七八糟,几乎无从辨识了。


  2007年,一位俄国自由作家兼编导维塔利·普拉夫迪夫切夫拍摄了一部“纪录片”,片名叫《特斯拉:世界之王》。这部影片的内容可谓以上旁门左道学说之集大成者,其中心思想是:特斯拉有神奇的特异功能,不但能“内视”,还能预见未来。他发现宇宙是个“智能的有机生命体”,当与其中某个平行宇宙发生“共振”的时候,就能接收到其中“信息库”的信息。由此,他发明了各种先进的武器,如遥控鱼雷、悬浮飞碟、导航飞弹、星球防御系统等等,因为这些武器的威力太过强大,一旦拥有后根本就“打不起来”,于是他想将其卖给美、英、德、苏各国,从根本上“消除战争”。其中,最神奇的一种武器是所谓的“死光”,当特斯拉将他的装置开动进行实验时,竟导致了半个地球之外的毁灭,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通古斯大爆炸”。这一发明的先进程度,直到今天我们都望尘莫及,但可惜因为FBI在其死后抄走了他的许多手稿资料,个中详情我们如今已经无法知晓……

  凭良心说,普氏的想象力也算是相当丰富,但只要稍具科学头脑的人就该明白,这究竟是什么类型的片子。再看看此人其他作品,其中包括《第三帝国的飞碟》(内容一望可知)、《三大洋之谜》(讲述海底鬼怪的故事)、《月球秘密区》(讲述阿波罗登月后发现外星人的故事),等等。而拍完《特斯拉》一片后,去年此人又就该题材拍了一部姊妹篇《通古斯入侵一百年》,其中说法却又变成了特斯拉拯救地球。至于今年,这位普大叔又隆重推出新作,叫做《小心镜子》,讲述的则是从镜子中看到过去未来多个世界的事情……

  不问可知,此人显然对特异功能、外星生命、历史之谜、阴谋论等话题特别感兴趣。放在国内,估计也就是个《奥秘》、《飞碟探索》杂志的忠实读者,若放到欧美专攻写作,说不定倒能像丹尼肯、汉考克之流一样,写出几本《众神之车》、《上帝的指纹》来,做个“另类科学读物”的畅销作家,也不算屈才。

  估计这位大叔本来也就是自娱自乐一番,但他怎么也没想到,其作品于2007年在俄罗斯电视上放映后,很快被人翻译并放到了视频网站上,结果不知被央视的哪位编导瞧见了,而且想必对其中的“历史真相”颇有“恍然大悟”之感。结果这位编导一拍脑袋,便决定将其原封不动地编译过来,放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。如此一来,这部“巨作”竟然就此走出俄罗斯的国门,堂而皇之地在央视十套上演了。这便是2009年6月《人物》栏目播出的两集纪录片《科学超人尼古拉·特斯拉》(因为原片不够长,为凑够上下两集的时间,编导还在其中插入了不少由PBS制作的另一个特斯拉纪录片,不过篇幅仅占30%左右)。

  几乎可以肯定,如今国内的“特斯拉热”,至少有80%都要归功于这部荒诞不经的“纪录片”。以其播放时间2009年6月为分水岭,在此之前,“特斯拉”作为关键词,在百度指数图上数据几乎全部为零,而之后,则顿时成为关注热点,搜索率节节攀升。同样,在此之前,百度特斯拉贴吧帖子不到十个,如今已经快要接近两千个。而在所有包含“特斯拉”字样的四万多个贴吧帖子中,至少有90%是在这个时间之后出现的。

  此片播出后不久,7月10日,正逢特斯拉生日,Google应景地将其主页改成了特斯拉线圈和闪电的样子,这也多少助长了一些特斯拉的人气。但毫无疑问,很大程度上,正是央视的这个纪录片,使特斯拉突然从默默无闻变成了许多中国人的“偶像”。此片内容之离奇,几乎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,恐怕也正因如此,它才受到如此巨大的关注吧?

  想想也是,任何人如果打开堂堂的央视科教频道,听见“专家”信誓旦旦地宣称学界已经公认,一个人可以“进入其他的空间和时代旅行”、“可以运用脑力改变数千公里外水的物理性质”、“大脑能改变电子的行为”、“宇宙空间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数据库”、“每个电磁粒子都是带有智能的生命”的时候,有谁会不惊讶呢?再好奇地看下去,原来特斯拉还能随意地制造球形闪电,能够制造地震,甚至把地球劈成两半。他还预言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,准确预言了一战和二战的时间,制造了通古斯大爆炸……不难理解,为何从那时起,特斯拉突然变成了许多人崇拜的“大神”和“教主”,他不但被神化,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更被“神棍化”了。

  其实,同样是“揭秘”,相比丹尼肯等人的“严肃认真”,这位普大叔的创作态度真是远远不如。前者在论证远古外星人、史前文明之类命题时,虽然联想不免丰富、逻辑不免松垮,但不管怎么样,好歹基本论据是真实存在、大致靠谱的(误信、轻信者另说)。至少能做到在“公认的事实”上努力自圆其说。而普大叔的系列作品最让人丧气的地方,就在于他压根不肯费心研究一下史实,除了照抄就是生编。实际上,所谓“特斯拉引爆通古斯”的想法,本来是一个叫做奥利弗·尼克尔森的人提出的,是一篇纯假设性的文章。很容易发现,普大叔只是从此文中简单地抄了一些数据和概念(还抄了一幅图,也不知有没有付版权费),再让那些“专家”们在片中照稿读出。而在原作者没有写到的地方,普大叔为了宣扬自己的观点,就不惜凭空生造历史事实,信口胡吹。

  在《特斯拉》一片中,这种“伪证据”随处可见。比如他说奥本海默曾秘密造访苏联两个月,并下榻于贝利亚的别墅,而这一轰动新闻不久前已被“公之于众”,这纯粹属于睁眼说瞎话。任何人只要稍微查证一下,就能轻易戳穿。连这种破绽百出的谎都敢随便乱编,其水平和态度可见一斑。

  然而,尼古拉·特斯拉正是凭借这样一部片子,在国内“翻身崛起”的,这也不知是他的幸运还是悲哀。自那时起,近两年来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无数吹捧特斯拉的文章,内容无所不用其极。看来“重新认识特斯拉”倒真的成为当务之急了。


  可惜的是,从科技角度来说,至今还没有人写出非常好的特斯拉传记。虽然到今天为止,关于特斯拉的传记已经出版了不下二十种(仅就英文而言,而这个数量已经远远地超出大部分著名科学家了),但其中大部分在科学、专利、技术方面都是存在描述缺陷的。要想了解一些具体的争议,如今最好的办法还是只能查论文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。

  对那些想要了解特斯拉真实生平的读者来说,在目前的情况下,最好的选择可能还是玛格丽特·切尼的《被埋没的天才》(Tesla: Man Out Of Time)一书。虽然不免有些过时,但在众多英语特斯拉传记中,这仍然算是比较有名的一本,而后来PBS的纪录片《闪电的主人》主要也是根据作者的另一本著作来拍摄的。1985年,科学普及出版社曾经出版过这本传记,而去年,随着特斯拉的走红,重庆出版社又再次出版了这本书。当然,虽说号称是“最新增修”,其实在我看来,无非就是在老译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文字微调(甚至谈不上重新翻译),并对一些专有名词加注了英语原文而已,本质上无甚区别。那些早已买过旧本的读者,倒也不需再去重复投资。

  切尼版传记的优点,在于她运用大量的资料,在记叙特斯拉生平的同时,也详尽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社交场合上的一举一动,描绘了他与当时周围许多重要人物的关系,并突出了社会风貌,整本书主要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。然而,这同时也成了它突出的缺点:因为作者对物理和工程方面懂得不是很深入(尤其是那个年代的物理与工程),因此从科学角度上的叙述就比较欠缺。在她的笔下,特斯拉似乎就是一位只要坐在实验室中,灵感就会凭空源源不断而来的天才人物,而对其科学思想轨迹的发展、实验的设计思路等等几乎毫无涉及,甚至在一些实验和物理史的描述上存在着诸多基本错误。在这点上,不但各种书评,甚至连旧版的翻译者也已经注意到了(在前言中有提及)。

  另外,考虑到时下的不良风气,我在这里还要补充的是,因为作者的重点并不在于科学方面,而在于突出传主的个人天才形象(作者似乎在感情上比较偏向特斯拉),这使得她往往对于特斯拉的某些成就略有夸大。典型的例子就是,她很容易就牵强地把某个原始概念硬说成是后来的“某某之父”,或“开创了某某”,这和如今吹捧特斯拉的手法如出一辙(比如央视的“纪录片”仅仅因为特斯拉提出过要实现全球通讯,就把他吹成是“互联网的先驱”)。但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,这不是什么有意义的说法,至少本人很难认同特斯拉是什么低温工程或者自动化的“创始人之一”。

  其次,作者在涉及理论和专利的优先权之争时,很少对其中的概念做出清楚、严格的定义,而这一点往往是最重要的。如果要想更好地理解“无线电之争”等问题,光凭作者书中的描述是无法弄清其中实质的(当然,其中的具体细节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畴)。

  最后,这位作者不知是否受到特斯拉的影响,还时常有一些神秘主义的倾向。任何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读者,如果读到“……现代电气工程界认为,特斯拉的超灵敏真空管可以……探测……其他所谓超自然现象,包括通常称为鬼魂的生命体”(第九章)这样的句子时,恐怕都会惊出一身冷汗的。至少,本人确实不知道到底哪个国家的“电气工程界”曾经认可过,说真空管可以探测到所谓“鬼魂”的存在。读者也应该时时留意这一点。


  不过有趣的是,这个新版封面上对特斯拉的介绍,几乎都是从央视“纪录片”中原封抄来的可笑资料。而在对译者的介绍中,又一再强调其人曾在某个冥想中心学习过“声与光的冥想”,并获导师“灌顶”,实在不知用意何处。或许该书所面向的读者,其实就是冲着这些内容而来的吧?如果这样,那也只能无奈了。

  另外,去年法律出版社也翻译出版了特斯拉生前的一些信件,即《被世界遗忘的天才:特斯拉回忆录》。虽然不是一篇完整的自传,但读者或许也可以从特斯拉本人的文字中一窥其内心世界。顺便说一句,这本书封面上对特斯拉的介绍,同样受到了央视“纪录片”的影响。

  将来也许还会出版更多的特斯拉传记,我个人建议翻译一下Seifer的Wizard: The Life and Times of Nicola Tesla。这本书运用的材料更多更新,也可以澄清许多关于FBI“抄没文件”的传言。不过作者主要还是从特斯拉的心理发展方面去描述的,而在技术描写方面仍旧有所欠缺。或许将来会有人写出一本更好的特斯拉传,为这位发明家在纯粹的科技史上寻找一个更好的定位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平龙认个人分站 - 爱就爱了 ( 豫ICP备14029057号-2、4、5 )
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156号

GMT+8, 2024-4-28 19:25 , Processed in 0.047755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